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10

第二層皮膚:科幻電影的幻境與真實(林郁庭)

Image
序幕 從日據時代的建成小學校、台北市原市府到今日的台北當代藝術館,長安西路上那一棟近百年歷史的紅磚木造建築內,總有不同的戲在上演著;學生、市政員工、參觀者、藝術家在建築之間來回穿梭,讓建築的皮層下湧著清晰的脈動,也為建築本身烙下刻痕。改成美術館,一間間幽微的展覽室像是放映場所,每一間都是一部不同的片子,古建築對照著當代前衛的奇想,那種並非無可協調的衝突對照性正是趣味所在。 如果當代館本身已經帶著科幻驚聳片的氣氛,本次特展《第二層皮膚:當代設計新肌體》 (Second Skin: New Design Organics) 更成功地讓觀展的人完全進入一個新的科幻片境界。展覽第一單元「生化科技之美麗與驚恐」 (Beauty, Horror + Biotechnology) 不啻宣告當代設計成果與科幻片的傳承,展場也適如其所地佈置為鋪著波浪海綿墊的漆黑密室,那不但是科幻電影的放映室,也暗喻著孕育「魔胎 」的母親子宮,兩者同為有機無機、天然人工、混種生命的來源。 Elko Gasselseder 的錄像作品 《生化科技之美麗與驚恐》 (2002) 是為科幻片剪輯集錦,包含了《異形》 ( Aliens, 1986) 裡雪歌妮.維佛 (Sigourney Weaver) 在夢中驚恐而無助地看著自己的肚皮被詭譎的觸角團塊撐大,勢若爆裂;《魔鬼終結者 II 》 ( Terminator 2, 1991) 裡黑白方塊隆起而為金屬界面的妖魔,在槍林彈雨之下肉身崩毀又能不著痕跡地融合復原;《科學怪人》 ( Frankenstein, 1931) 那面目可憎的人工生命;《錄影帶謀殺案》 ( Videodrome, 1983) 電視螢幕流離的光點扭出人形,在中槍後竟出現人類肌膚的彈痕;《星際戰警》 ( Men in Black, 1997) 裡人的頭顱打開赫然發現空洞的內層竟有個操控一切的醜惡侏儒… 從這個脈絡下重新看這些熟悉的科幻電影片段,得到的新啟示就在科幻本身竟是如此與「皮相 」密不可分,畢竟它所指向的還是異於我們所習慣認知的形體經驗,因此, 「第二層皮膚 」的隱喻其實在極大部份包括了由科幻小說電影所延伸出去的題材,以 Gasselseder 這個科幻微觀的作品名稱為第一單元的總名,的確有其道理,又等於暗示著科幻是本次展覽的濫觴。

蠔癡[節錄](林郁庭)

「要學怎麼開生蠔?親愛的,沒有這個必要吧!漂亮的女孩永遠都能找到男人幫她服務的。」當她對伯納提出這個要求時,他嘻皮笑臉地回了她這麼一句,手下的蠔刀仍馬不停蹄為他們今晚的開胃菜盡心盡力。 那雙閃爍不定的綠眼睛終於明白她不是在開玩笑,他聳聳肩,「瞧,就是這樣。從尖尖的屁股這裡戳進去,使勁把它撐開, et voilà! 」 「好低級的敘述,你怎麼講得像三流的色情小說一樣?」她回了他一眼。 「你知道我們法國人為什麼喜歡吃生蠔嗎?就是為了這股無窮無盡銷魂的情色能量。不過,我親愛的傾國傾城的海倫,你只要輕輕一笑,所有的生蠔都將黯然失色。因為,你就是最好的催情劑。」他把剛撬開的生蠔獻媚地呈獻給她,帶著他一慣吊兒郎當的卡沙諾瓦式微笑。 她以近乎虔敬的心愛戀地注視著慵懶躺在閃耀著珍珠色澤床鋪上,無比鮮美肥嫩的蠔。啊,斜倚在貝殼上那美人可不是維納斯麼?她怎捨得用紅酒醋調的傳統生蠔醬玷污女神無瑕的肌膚?即使是簡單的一兩滴檸檬汁都是個褻瀆,她要剛從海水泡沫中升起,帶著最無邪姿態最純潔笑顏的維納斯。閉著眼睛,她把蠔貝上殘餘最後一點汁液緩緩送入唇中。這是沐浴著女神的海水,還留著女神肌膚的芳香,對她而言,比桌上那瓶拿來配蠔的亞爾薩斯佳釀更是醉人。 一陣滑溜溜冰涼涼的感覺襲胸而來。這該死的法國男子竟然趁機把生蠔偷偷丟入她襯衫裡,又老實不客氣的開始動手解開釦子,聲稱要把罪魁禍首揪出來。雞飛狗跳之中,生蠔在她胸罩彈開之際悄悄滑落,當她隨著伯納身體的壓力倒下時,已經顧不得稍帶著黏膩的廚房地板;她看見他的膝蓋無情地碾過生蠔潔白的身子,當伯納恣意在她身上撒野,她頭一次注意到他的軀體是如此沈重,糊成一片的生蠔的淚和它灰綠色的血一次次浮現在她眼前。

仙人掌之歌(林郁庭/歐笠嵬)

Image
林郁庭☉文/歐笠嵬☉圖 有些人就是天生綠手指,彷若隨意捻花植草,卻無不春意盎然,欣欣向榮。 鍾情於仙人掌, 並非只因自己缺乏園藝才能 ,或是無心無閒情去呵護嬌貴的植物,遂挑上不怎麼照料也能活得自自在在的旱生一族。 仙人掌總給人一種超現實的美感。滾滾荒漠之中、 窮山惡水盡處,從草木不生的蒼涼裡,伸出數只丈高的巨掌,或是瘦骨嶙嶙、或是肥碩圓實,不知是控訴天地不仁、造物無情,還是乞求上帝悲憐,降予滋養的甘露;生命繁衍的無限可能,直教人歎為觀止。種在盆裡的仙人掌,少了幾分難馴的野性,卻仍鎮不住桀傲不群的氣質,四周花木隨著歲時繁盛蕭條,它總是默默無語,寒暑風霜裡,時間自顧自地流逝,它也少有一丁點兒增長。 沒有比仙人掌更木訥寡言的植物了吧。或許在渾身棘刺之下,緊緊裹住的是一顆靦腆的心,隱藏著難以言述的願望。 去年春天,被我遺忘的仙人掌開花了,帶來意料之外的燦爛。我怎麼也沒想到角落裡那最不起眼、像是破土而出的幾個鐘樓怪人腫瘤,竟從荊棘縫裡吐出低垂著長長天鵝頸項的花苞,綻放的鮮豔紅花足有碗口大,恣意猖狂的模樣,把背後的腫塊映襯得更瑟縮猥瑣了。花苞如雨後春筍拚命地竄出,於是那小侏儒似的仙人掌在花季過去之前,穩定地維持住十來朵壯碩勝似自己身子骨的群花爭放奇景,像是頭上插滿大紅喜花的麻面媒人婆,潑辣的氣勢十足驚人。

慾望之翼 (林郁庭/歐笠嵬)

Image
林郁庭☉文/歐笠嵬☉圖 滂沱大雨的夜晚,懶得出門覓食或買菜,冰箱裡存貨繁雜,量卻都很低,剩一小塊燻鴨胸肉、幾片生菜葉、半個蘋果、剝好的石榴子、熟透的幾只西洋梨、乾溼軟硬不一的乳酪各少許,晚餐時間該何以為食呢? 「做菜的訣竅,在相信你的舌頭和想像力,其他就放膽去做。」廚藝的第一個啟蒙師這麼說。而說這話的人就隨著機緣與直覺,從維也納到了晴空萬里的南加州,回台灣數載,又漂泊到上海、河內,娶了個日本老婆,現在已極少下廚房。有上好材料能轉變成美味料理的手藝,曾讓我受益不少,但對他最為佩服的,是巧婦能為少米之炊的創造力,在手邊可用食材不多的情況下,依然能點石成金。 我削了西洋梨,用開了幾天已經不好喝的紅酒與香料慢火煨著;生菜、石榴加上核桃可以做個沙拉,切碎了紅蔥頭和進酒醋裡,讓酒醋好好把那脾氣硬得人流眼淚的蔥頭勸得婉轉了,等會兒搭橄欖油做沙拉醬。切片的鴨胸可以直接吃,但那厚厚的皮下脂肪讓我皺起眉頭,於是起鍋去煎,果然沒多久就炙出一層鴨油,香味四溢。

遙祭(林郁庭/歐笠嵬)

Image
林郁庭☉文/歐笠嵬☉圖 烤得金黃的外皮掩不住滿目悽楚。頭冠不復嫣然,最後的驚惶映入乾涸的眸子,凍進瑟縮的腳爪。旁邊那盤慘白的魚眼水汪汪地,微張的嘴銳齒猙獰,狠咬硬生生離開大海的淒厲怨念。 油亮肥潤一個蹄子游出深邃醬汁,脈脈無語;後面擠來的桃子爭著望進水鏡,只見通體雪白晶瑩,眉目如畫,瞧得自己也雙頰飛紅;堆得山高的蜜棗鐵青著臉,歪嘴睥睨這群嬌客;枯等的蘋果望斷天涯,驀地落下一截金粉,遮不住容顏憔悴,腹中孕育的小生命,忙著日夜掏空核心。 「可以吃了嗎?」 「噓,等這柱香燒完吧!」 背後陰風悄然襲過,一聲轟雷,迅雨奔騰而來,祝禱之聲遂飄搖於風雨之中。香煙在翻飛的雨絲裡流竄,瞬時雨停,氣勢又壯了,整條街燻得迷迷濛濛,掩映著一列列展開爭奇鬥豔的祭品──雖然中元每年大抵如此,此刻各家各院同心一志、竭力鋪陳,集體意識衍出的規模甚是驚人,原因無他,不需著意通靈,也能感知這時節島上幽魂甚眾,凝滯不去。

風城傳奇(林郁庭)

            不是那麼久以前,風城科學園區外圍住了個工程師。雖說不上是倜儻美男子,架著個深度金邊眼鏡也還面貌堂堂,把細瞇的眼睛放大不少,又與襯衫領口透出的金鍊相映成輝;即使沒有那厚唇,大家都知道他天性淳厚,待人良善;在職場上也兢兢業業,深受老闆青睞,發展潛力是很強的。他住在公司分配的宿舍裡,雖還未置房置產,存款簿卻頗有可觀,真有機會亮給有意結緣的女子丈母娘介紹人們看,也不會被等閒視之。 如此的青年才俊,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亦或特殊愛好,反反覆覆地相親聯誼,眾裡尋她千百度,仍落到一人獨在燈火闌珊處。他自問條件不差,擇偶標準不但年年降低,條目總是那麼清楚,那麼具體有形,給作媒的人多少方便,奈何符合這形象的女子不是尚未出現,就是見了一次面即無息而終。

憶伊斯坦堡-- 色.香.人情 (林郁庭)

Image
   回憶最終會成為感官經驗匯流的珍藏。 四年前從巴黎飛往伊斯坦堡,無可避免地要帶著西方遊客異色的眼來看這個城市,但仍是彌足珍貴的難忘經驗。 雖說難忘,時間流逝總帶會帶走一些或大或小的細節、片段,直至剩下的也不過是小細節、小殘片。數位時代容許人存取下大量的畫面資訊,卻不代表著能擴充人的記憶──被稱之為記憶體之物,不過像記憶的小抄,在追憶著似水年華的舞台上提個詞,冀望著能不能讓戲流暢地演下去;忘卻了,再好的提詞者也是枉然;就像眼前一張歷歷如生鮮明如畫的照片,在心海裡喚起的,卻模糊失焦不知是何方物。 畢竟,與回憶直接銜接的,還是感官的經驗,是那些深切活過的歡愉與痛楚,只需一些微小的暗示──恰似一個失落的線頭──就能織出一整幅針腳綿密的織錦壁毯。 張開心靈的眼重回伊斯坦堡,所見不是工筆繪出的每日行程與相依相隨大小不斷的驚喜,而是那充滿了強烈氣息的片段殘缺。是那些色香兼具、觸動各種感官的殘片──如同香料的顆粒、粉屑──在城市的真實上,暈染出想像飛馳的夢境。

柏林風景(林郁庭)

Image
在歐洲旅行,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常始於火車站風景。如果科隆站的巨大拱窗讓剛下車的乘客眼睛一亮,驚異於大教堂的雄偉壯麗;火車進入柏林動物園站( Zoologischer Garten )的那一刻,望出玻璃牆外豔陽下,赫然半座燒得焦黑的威廉大帝( Kaiser Wilhelm )紀念教堂阻斷繁華之路,赤裸裸地控訴戰火的殘酷。在它背後,就是充斥精品名店有柏林「香榭里舍」之稱的庫丹大道( Ku'damm ),但是資本主義的華美夢境還是驅不走二次大戰的冤魂,刻意於璀璨之中遺落夢魘般的廢墟,昭告這是個充滿傷痕的都市。 柏林圍牆倒了,有形無形的景觀仍分隔著這城市,差異性有意無意成了柏林特色,圖像侵入明信片馬克杯棒球帽水果軟糖──東柏林特有的戴帽男人紅綠燈號誌 * ,邊界哨站的衛兵,限量發行的圍牆碎片,殘存的歷史記憶成了柏林新圖騰。由庫丹大道東行,愈深入前東柏林,地鐵的密度隨之遞減,代之為地上疾馳的街車;天氣陰霾下來,單調的方型水泥建築存在感愈是彰顯,像是集體意識的具象化。下了街車,我拖著行囊走進一棟灰白方塊裡。

廢紙堆的詩篇(林郁庭)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 love story 。 ──赫拉巴爾 (Bohumil Hrabal) 在遺忘已久的儲藏室角落,你尋獲兒時以來逐年累積的碎紙布條磁卡金屬片,有不少夾進處理了、沒有處理的舊書當書籤,找不到歸宿的或是收拾齊整或是隨意雜躺在箱盒裡,於憧憬裡闔眼,隨著遠去的記憶蒙塵。 B 那些綺麗的進口糖果紙,曾讓童稚的你愛不釋手,吹大的泡泡破滅了、甜蜜的糖汁在你舌上化去,仍不忍拋卻。於是你小心翼翼把這些紙片攤開,在大人的書本裡壓平,然後再把它們忘卻;在下一個翻開的人手中,它們雪片般落下,墜地無聲。幾天的書籤生命流逝,接下來的,只有廢紙的命運。

暮光中的純真年代(林郁庭)

Image
電視訪談中那美目盼兮的少婦,頗有書中女主角的影子,想來那個愛上吸血鬼的紅髮女孩如果隨著凡俗之世老朽,三十來歲的模樣與創造她的《暮光之城》 ( Twilight ) 系列作者梅爾女士 (Stephenie Meyer) 該不會相差太遠 :少女的瓜子臉婉轉為人妻的富泰豐圓,看進鏡頭的深色瞳孔與俏皮微笑,經了些許人情世故,自然比忐忑不安的十七歲多幾分自信。 2008 年於金融經濟是晦暗的時刻,但仍擋不住追逐者圓夢的腳步。沒有拍過長片的魏德聖,在《海角七號》初試啼聲,就讓全台沸騰湧向國境之南;默默無名的新科參議員歐巴瑪,以激起無限熱情的「是的,我們做得到」 ( Yes, we can) ,點燃了希望之光以及對改革的期盼,把他順利送進白宮;梅爾小說改編的電影《暮光之城》橫掃全美票房,熱力持續在海外延燒,讓一個未成氣候的小片廠、幾個很容易讓人遺忘的小明星,聲勢扶搖直上,不可同日而語。

葡萄熟成之季談《美好的一年》(林郁庭)

Image
近二十年前(依電影《美好的一年》的說法,就是「好幾個釀酒年份 (vintage) 以前」),離開廣告界的彼得 梅爾 (Peter Mayle) 從倫敦移居普羅旺斯,潛心寫作。匯集了法國生活趣聞、品味諮詢等系列散文、小說,使他躍居暢銷小說作家之位;怡然世外的普羅旺斯,這個原本僅見知於本國人或慧眼獨具觀光客的 「失落的角落」 (coin perdu) ,因為梅爾而一夕成名,成為熱門渡假勝地。 電影《美好的一年》 ( A Good Year )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羅素 克洛 (Russell Crowe) 擔綱主演。劇中男主角麥斯與梅爾同樣是英國人,工作場域在絲毫不比廣告業步調輕鬆的倫敦股市; 他汲汲鑽營獲取暴利,自負冷血至惹人嫌的地步,卻又瀟灑俊逸令人難以抗拒。從不休假的他,因為多年失去聯絡的亨利叔叔謝世、 留下普羅旺斯一座葡萄莊園,在同時一筆可疑的交易迫使他被公司停職一週,於是麥斯前往他將繼承的席荷 (La Siroque) 酒莊,在意外得來的假期中整理莊園準備高價轉手。

香料無國界,咫尺若天涯(林郁庭)

Image
1974 年,土耳其出兵塞普路斯,這個獨立戰爭前後英國殖民勢力、希臘統一派 (enosis) 、獨派 (independence) 與土耳其分裂派 (partition) 角力競技,土耳其裔與希臘裔公民對立而紛爭不斷的美麗島國,陷入了更劇烈的種族政治衝突之中。 集中於塞普路斯這彈丸之處,是其來有自的東西較勁──結果卻造成這個是非之地的南北分裂。東方與西方兩大勢力的對抗源遠流長,從東西羅馬帝國的分庭抗禮,十字軍屢次東征與回教徒交鋒,到近代歐陸興起的帝國主義海外擴張,覬覦沒落的鄂圖曼帝國,以至歐美挾著本世紀的全球化跨國資本主義,瓜分新興市場的利潤,類似的戲碼仍持續在上演中;塞普路斯的問題,恰成這個東西爭霸的縮影。土耳其與希臘之間,從特洛伊之役到今日,雖然是大小衝突不斷,但爭端之後掩不住的是兩國淵遠流長的文化血脈因緣,只是這點在種族文化對立之下很容易被忘卻,在狂熱民族主義與野心份子的操縱之下,兩個族群的同質性、共處共榮的潛力,便被淹沒在仇恨、敵視與短期的政治利益之中;介入斡旋的國際仲裁力量未必能妥當處理,甚或在壁壘分明的東西方意識形態影響下,做出或是偏頗或是錯誤或是投注自身利益的裁決,反讓局勢更加惡化。

帕慕克在柏克萊(林郁庭)

渡過 2006 年最後一個夏天,電報街的柯迪( Cody’s )書店關門了,對柏克萊人真是一大打擊。隔壁的摩斯( Moe’s )和對街的莎士比亞二手書店都還在,想找瀕臨絕版、踏遍鐵鞋也難求的學術書籍,直溯電報街往校園方向走,左手邊的大學出版社書店會幫你想辦法。 但柯迪不只是一家書店。雖然與大學沒有直接關聯,它凝聚了珍視獨立思考與自由言論的這個社群,對落實柏克萊精神有具體的貢獻:它在保守派鎮壓學潮之時,庇護了自由敢言的學生;它籌辦的作家新書發表會,向以豐富多元、激發熱烈而充滿智識性的討論著稱,對於促成作家與讀者評論者之間密切的交流而言,號稱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書店之最。 2004 年初秋的一個傍晚,我挾著奧罕.帕慕克( Orhan Pamuk )的《我的名字叫紅》踏入柯迪書店,預備參加帕慕克《雪》英譯本的新書發表會。 看完《我的名字叫紅》多少了解為什麼一本描述十六世紀末鄂圖曼宮闈畫室祕辛的小說,能夠成為暢銷書市場的寵兒,讓帕慕克廣受西方世界的關注。懸疑曲折的劇情,豐富細膩的史料背景,屍體加上裸體的黃金組合(謀殺案、愛情、性),顛覆歷史小說一般習於一以貫之的寫法,從嶄新的多重視角來鋪陳故事的敘事手法(不只是人物,連屍體、畫裡的一棵樹、酒店裡一枚金幣都被賦予發言的權力),讓歐美人士能夠透過他們所熟悉、具有「現代性」的語言架構(或後現代攪亂高低尊卑之分,以拼貼錯置呈現出其荒謬詭趣的做法),來窺視蘇丹秘密花園裡的東方情趣。

雙飛人藥水(林郁庭)

Image
F or Erebus 歲暮在香港停留,不慎染上風寒,香江風景便無奈地於愈來愈濃滯的鼻息、一刻比一刻啞澀的喉壁前模糊了。 「要不要試試我的祕方?」 友人鑽進一家藥房,片刻後,亮著個紅白藍相間的藥盒,獻寶地托在掌心,「 Made in France ,但法國回來的沒幾個人知道。」 我睜大了眼仔細端詳,旅法兩年,不長不短的期間卻也足夠建立起藥罐子的聲譽,只是這樣的感冒藥,委實從未看過。 藥瓶還是饒有古風的紅蓋透明玻璃瓶,黑白印刷的素淨標簽上浮現原廠法文印記(餘處則是進口商重新包裝過,中英混搭的殖民風情): Ricqlès , 1838 年始創, 80 %薄荷酒精。依他的示範,我得在舌上滴幾滴,慢慢嚥下去,舒緩喉嚨不適;但事實上, 80 %的高濃醇酒精一沾口就熱烈地燒灼我的唇舌,顧不得優雅與否,已經進了五臟六腑,威猛的後勁也讓動不動就想乾咳幾下的喉部,大吃了一驚而噤聲以對。

鹽之風華(林郁庭)

Image
Fleur de sel 盛夏裡食慾不振,百味難興,開胃菜的角色愈形重要。 盛上來的盤子,中心排了幾片肥美的生鮭魚,油亮亮的鮮橘肉色,光澤粉嫩猶如美人肌膚,滑潤的切片中展開的細緻肌理,似那綿密的玉石紋路,俐落的刀法一路走去,無不平整瑰麗。但這玉石不是冰冷無情之物,生命的柔韌與溫暖尚未離它遠去,縱是入口即化,比起消融於無形的奶油,它又多了一分與齒舌相依濡膩的眷戀。 每一片鮭魚是一幅描繪大海之味的袖珍畫作,框住它的是飽滿晶瑩的透抽切片。橄欖酸豆醬汁淡淡地淋上一層,那氣味在清新爽澤之中,帶著些許憂鬱,像是仲夏裡憶起早春的甜美天真,驀然回首,時光悠然已逝。未及傷愁,因為那些墨綠的果實碎片不是繁花謝去的落紅,是夏意蓊鬱的痕跡。 狠下心,我用刀劃破透抽鮭魚框起的小宇宙,把它切成可以入口的大小。橄欖醬與白酒醋汁的淡雅,配上未施脂粉的生海鮮相得益彰;鮭魚在口中勢要化去,透抽還半推半就地抵抗著,適溫柔韌的魚體驀地對上脆爽沁心的顆粒,於是凌駕於醬汁之上的另一股醍醐之味襲捲而來。

絕世香水(林郁庭)

Image
「您好,要試我們新香水嗎?」笑容甜美的專櫃小姐展開黑色絹扇,在你鼻端徐徐搧著,蘭芷芬芳從扇骨間透出來,像是暗夜裡的輕風,從沉睡的花叢裡偷來幾許幽微的香息。「我們這一款和傳統三段式的香水不同,沒有明顯的前、中、餘味,主調的香氣會像龍捲風那樣迴旋,一開始到最後聞到的香味都很穩定,很有現代感。」 從上世紀前半葉起,醛香( aldehyde )與化學香精大舉侵入天然物料的領域,昭告古典香水時期的結束;以香奈兒五號為首的「現代香水」,如同香奈兒女士自由輕盈、不受拘束的現代宣言,為女性時尚開創新局。踏遍天下芳草為皇室貴族煉香起家的悠久香水世家,在革新浪潮衝擊之下也調整了腳步,延續舊日的優雅中不忘注入現代男女鍾情的要素。當時顯得新潮,今日成了古典, 香水世家轉手賣到跨國精品集團旗下,又有不同的風貌。在本世紀之初,藉著這 「螺旋香」,它似乎以代言女星倨傲的微笑昭示三段式香水已經落伍,如花苞綻放般從蕊尖慢慢深入花心到花落餘香的香氣消長過程,不若旋風捲花襲人之香;現代人沒有那個餘裕緩緩賞香,優雅要能瞬間分曉。

I’m your Fan 以音樂向作家致敬(林郁庭)

Image
 位於巴黎蒙馬特山丘下的黑貓夜總會( Le Chat Noir ),在 19 世紀末聲名遠播,蔚為巴黎波西米亞生活重鎮。 在名流詩人藝術家往來交會的光華中,探索音樂之路的德布西從印象畫派的意境、日本山水畫、中國古音律、阿拉伯風情等東方影響和法國浪漫象 徵 派詩人文字之 頹 美找到了靈感,廣納百川而創富有獨特魅力的風格。  他先後以同為黑貓酒友的魏爾倫( Paul Verlaine )、波特萊爾詩作為題,或譜曲為歌,或由詩的意境引發優美細緻的鋼琴獨奏曲。他曾為魏氏 17 首詩配曲,而〈月光〉一詩不但得曲為伴,其詩境更是鋼琴曲集裡《貝加摩組曲》的靈感。 〈月光曲〉清寂如月、流暢似水、晶瑩剔透又暗抱傷懷的旋律,如不染人間煙塵的冷月清泉,樂曲的轉折恰與詩的起伏輝映。  被譽為現代音樂之始的〈牧神的午後序曲〉,源自象 徵 派詩人馬拉美( Stéphane Mallarmé )的〈牧神的午後〉;德布西謙稱這首管絃樂曲如馬拉美 絕 妙好詩寫意的插畫,不敢僭越為集大成之作。 全曲慵懶朦朧的氣氛,由長笛、木管與豎琴帶出似夢非夢、情思昏然又餘韻綿長的情境,大異於 〈月光曲〉裡精緻確切的描摩。 馬拉美詩中,牧神在午後的暑意裡伸著懶腰,冥想與寧芙仙子嬉戲,片斷而紛飛的慾念、接踵而來那些色香豐沛但又曖昧晦澀的意象,在德布西的詮釋之下,如 溫 暖模糊的底色之上,捲起一波波大小交疊的浪潮,流動暈染的色彩與音韻,似那奔放又 內 斂的情慾,進退徘徊,終於在午後逐漸凝滯的暑氣裡入睡。 無怪馬拉美本人對於這個樂作也青睞有加。

薄酒萊與阿宗麵線(林郁庭)

初到巴黎,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花都五光十色絢麗精妙,看得人目不暇給,鄉巴佬之態畢露無遺。依著旅遊指南覓進蒙帕納斯大道 ( Boulevard Montparnasse) 上的 La Coupole (圓頂)餐廳,在保留裝飾藝術風格與美好年代 (Belle Epoque) 逸樂氣氛的餐室內,我仰望撐住這個廳堂所有金碧輝煌的廊柱,想像創建之時藝術家們在此觥籌交錯,藉著酒興柱上大筆一揮,成就一幅幅筆酣墨飽的嬉遊飲宴圖,迷濛之間,彷若身處蒙帕納斯山腳下,隱約可聞山頂謬思神殿裡詩神畫仙笑語不斷。 侍者把電話簿般厚重的酒單丟到面前,敲醒我的白日夢。如同大多數法國侍者,他盡職地站在我身後,不是要提供任何貼心服務,而是在我犯下重大錯誤之時厲聲予以糾正。我的額上開始冒出冷汗,縱然識得法文,這電話簿裡的產區酒莊品級仍不啻天書,看得懂的價格又恰如天文數字,難道我在巴黎初次高級餐廳的探險,就要以陣亡收場了嗎? 「您想要點什麼呢?」那語氣滿是等著看好戲的悠哉。

M型夜宴(林郁庭)

Museum, Millionaires, Masquerade 抵達故宮時,曉月當空,深秋夜裡有幾分涼意。 朋友聽說是遊移於藝術與精品之間的時尚雅宴,看在取得不易的 VIP 入場卷份上,爽快地答應來作司機。「是哪家公司贊助的啊?」在車裡她問。看到邀請函那刻意低調而不掩帝國霸氣的商標,霎時花容失色,「哇,不早說,我至少戴上我那愛馬仕的表,也比較不失禮。」車子隨著前排煞車燈停下,等紅燈的時間她抽空補了妝,伸手把腕上那隻 Gucci 仔細 藏進毛衣袖裡。 簽到處把關把得很緊,核對受邀名單之時,彷彿也暗暗打量著出席者是否具備名媛仕紳的氣勢,看得下班後直接殺過來、毫無盛裝餘裕的我們忐忑不安,最後是憑著一股刁民頑強之氣,鎮定地任由服務人員領至商標模型前留影。名表多半來自產咕咕鐘與巧克力的瑞士,走過兩百多年的滄桑歲月若依然風華未減,商標自然不費力地變成圖騰,更何況品牌標誌原本就取自更古老的符號象徵:眼前那尊黑白雙色交織、超過一人高、宛若雕像的馬爾他十字,喚起的該是冑甲加身踏上征途的十字軍,響應來自君士坦丁堡的聖戰之聲。現在伴著它的是幾個妙齡女郎,全身上下披掛著所費不訾的戰利品,在眷顧的鎂光燈下,盡情展示一件件名牌衣飾配件──想來基督教世界的東征,以政治宗教為利器,遠不如營造精品膜拜來得成功。

鶴(林郁庭)

鶴從沈眠醒來,風裡稍順了羽翼,憧憬飛翔。 囚籠歲月綿長,筋骨壓沈了,想晴風麗日徜徉,又自輕盈。 卻不對勁。見鮮麗如昔的羽衣異樣開展,止不住慌:向來揚羽收翼,稍一轉折,長短羽間緻麗摺痕旋出精細波紋,顧盼之際,優雅線條風中百般描繪,行止中不斷追尋完美至境。現今徒見身子膨脹,根根羽毛拚了命,仍不保記憶裡約好的曲線;終於棄守,任底下皮肉肆意橫行,臨水一照,羽翼光影交錯虛實相間的美感了去無痕,似脫毛水鴨平滑慘澹。 意氣闌珊隨主子出門,不見風景無限,心內著實折騰。她那群女友走遠了,私語還在耳邊:「瞧她,胖了不少。」 「胖就別穿三宅一生,皺摺都撐平了。」 「又不是當季,幾年前的舊貨色…」 <中國時報2007.9.16>

風格.山本耀司(林郁庭)

      那男人的身影映入眼簾那一刻,恍若飄忽而現的魅影。        說飄忽,當然只是比喻的說法,以他的身材斷斷是飄不起來。但他身上卻充滿了想要飛揚的暗示。上身的藍色罩衫是絲質的,半透的網絡裡清楚地望見底下灰褐色棉麻襯衣;那種藍色原先也許是雨破天青處純淨亮麗的藍,被下面那層深色裡衣襯開,那個青色暗了下來,留著幾許溫潤的影子,像是深不可測的鏡湖在陰霾日子裡,表層那個隱約映照了灰藍天空的湖水綠。     你想像這樣的絲衫只能穿在高大挺拔的男人身上,不是亞曼尼西裝走秀那樣帥氣的義大利衣架子,八成都撐不起來,軟趴趴堆在自不量力的矮竿子上,那是自討沒趣。但你從沒想過渾圓的五短身軀竟是這種布料另一個絕佳拍檔,柔若無骨的無袖罩衫硬是給那寬厚扎實的胸膛、豐圓而不肥墜的肚皮撐得飽滿服貼,再增一分似裹粽,減一分則如要洩氣的球。襯衣適當地露出一截,自自然然,既不張揚,也不像沒紮好。搭配的咖啡色寬腳褲是麻料、同色系的直條紋,驚鴻一瞥,不曉得僅僅是條紋還是三宅一生的縐褶,但不管有沒有縐褶,那個三宅式的優雅與趣味都出來了。顏色、質感、與上身行頭的搭配度都是上選。

關於巴黎的幾個偶然(林郁庭)

Image
「您的班機延誤了,三點抵達,最早也要四點起飛。」十二點 到 北京機場,被告知航班誤點,何時能出發還在未定數。「 從巴黎過來就晚了,等飛機到才能飛上海。 」地勤小姐做了解釋,沒有致歉。 由於巴黎而誤點,似乎比較容易被原諒,畢竟望穿秋水盼著的,是多少沾染了法蘭西氣息,穿越歐亞大陸與無眠之夜的旅者,忍心苛責嗎? 「一路順風!」 Y 打了簡訊過來。 我回覆說延誤了,還等著呢。有些事物不試不知為何風魔, email 或電話直接說,更可以暢所欲言,那麼簡訊到底好在那裡?答案絕對不在比電話便宜,比 mail 更俐落。簡訊所把玩的那個介於直接間接、有意無意、似遠似近、可進可退的空間,煞是惑人。通知有簡訊進來的鈴聲,短促一鳴,貼著人心跳,極是撩人。發現收到的不過是無孔不入的廣告,就惱人了。 「往好處想,飄著細雨的午後,在北京機場等巴黎來的飛機,挺浪漫的嘛。」又是一通毫不費力地潛入,若無其事撫著人心的簡訊。 今年春天,冷暖不定的天候彰顯了氣候變遷的惡意,花兒甦醒的腳步全然攪亂,早開的倉皇謝去,含苞的在冷風裡簌簌抖著。乾燥而污染嚴重的城市,適時降點小雨,似乎整個都溫潤起來,從室內安逸地看出去,殘冬也不那麼嚴酷。在京城待了一個禮拜,盼不到繁花似錦、落英繽紛的失落,遂悄然隨著細雨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