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10

深邃幽遠自然流露的《生命之詩》(林郁庭)

Image
大江東去,幽幽江水未映入眼簾,永不止息的流水聲先縈繞在耳邊。從漆黑深邃若冥河的所在,一點一點亮起,開朗而為波光瀲灧的川流,含笑的遠山、嬉戲的孩童漸次入鏡 ── 帶來與帶走生命的江河波紋,賜予和奪走電影生命的光影,在《生命之詩》(韓國,李滄東, 2010 )的片首,已經為本片與電影的故事作了結語。在一片淡然恬適之中,江水送來一尊浮屍,髮絲與糾結的河藻在鳥鳴與水波之間漂蕩,片名隨之浮現,波光也黯淡下來:浮生如詩,自然流露。

上海大世界(林郁庭)

Image
2010 年 11 月 1 日。沸騰半年的世博已於昨晚落幕,曾經車水馬龍的園區與周邊沈寂下來,出入的只剩工作人員,偶有稀稀落落的好奇遊客,點綴著清冷寂寥的周邊道路,在出入口嬉笑探著頭: 「哎呀,怎麼只有我們!」才說著, 旁邊搶上賣紀念品的小販, 「明信片要吧?世博場館都有的,看看好吧,很漂亮的,現在很便宜的。」驀地一輛世博巴士駛過空空蕩蕩的世博大道,難道師傅沒有接到通知,今日不需上工接送遊客了?仔細一看,車裡全都是公安軍警。 還沒來得及調整的地鐵播報系統,仍然貼心地告訴乘客,在那個站下車可以從幾號門進入園區;車裡的移動電視已經開始播放依依不捨的閉幕式,感謝上海、感謝上海市民的溫情文宣;重點地鐵站的出入指揮,仍然神乎其技揮舞 小旗,送往迎來每一列車。沒有觀光客手持攝錄器材,興奮地在一旁鼓噪,他們照樣上下左右旋著拋著耍旗,而這樣的表演在空無一人的月台,看了多少有些寂寞。

《葡萄酒世界》(林郁庭)

Image
《葡萄酒世界》 ( Mondovino , Jonathan Nossiter , 2004) 1976 年春,一個英國酒商為了促酒於巴黎舉辦的盲飲品酒會,讓加州酒浮上檯面,也種下新舊世界葡萄酒爭鋒的因緣。 1976 巴黎品酒會所以造成轟動,除了《時代》雜誌記者泰伯 (George Taber) 在場報導之外,也因為評比結果完全出乎意外( 8 支法國名酒對上 12 支默默無名的加州酒, 看來 只是酒商的噱頭,法國酒準贏,但來自法國美食餐飲界的評審們,也會發現其實加州酒還不差,目的就達到了)。 由於 加州紅白酒打敗波爾多勃根第的佳釀,法國葡萄酒獨尊的地位受到動搖,品鑑結果對於加州酒業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舊世界與新世界愛恨交織的交流與對決,方才揭開序幕。

《沒有男人,女人更美》(林郁庭)

Image
《沒有男人,女人更美》 ( Women Without Men , Shirin Neshat , 2009) 現居紐約的知名伊朗視覺藝術家詩琳娜夏特, 生於開明而西化的中上階層家庭, 17 歲赴美求學,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藝術碩士 。娜夏特於 90 年代以攝影作品《阿拉的女人》 ( Women of Allah ) 系列成名,黑白照片呈現的女子多半持槍,呼應兩伊戰爭的背景,紗袍露出的胴體局部 ── 眼、唇、手足 ── 或背景則繪滿波斯詩文。挑釁而帶幾分嫵媚的神情, 不尋常 的場景與構圖,說明了娜夏特對於西方那種異色凝視的自覺與顛覆;交融的性別、文化與政治面相背後,是難言的暴力,也是她美學的重要特質。之後她拓展錄像藝術領域, 1999 年於威尼斯雙年展獲獎,打開國際知名度;錄像《亂流》 ( Turbulent, 1998) 、《狂喜》( Rapture, 1999) 與多媒體演出《鳥的邏輯》 ( Logic of the Birds, 2002) 等作品,與伊朗音樂家 黛馨 (Sussan Deyhim) 合作, 持續以詩歌與影像質疑現存規制與性別隔離的正當性,探索人與自然之間或是和諧或是悲劇性的關係。 離開伊朗之後, 1979 年伊斯蘭革命推翻沙王,建立一個傳統而神權的新政權,如娜夏特家那般西化、自由派知識份子飽受壓抑;她的作品於 1996 年以政治意涵被當局查禁,無法再回到伊朗。近年伊朗政治局勢再引起國際關注,娜夏特作品隨之水漲船高,劇情片處女作《沒有男人,女人更美》於威尼斯奪得最佳導演銀獅獎,把她的影藝生涯再帶入高峰。

《海上的天使》(林郁庭)

Image
《海上的天使》 ( Jaffa , Keren Yedaya , 2009) 以《後街天使》 ( Or, 2004) 贏得坎城金攝影獎的女導演凱倫葉達雅新作《海上的天使》(儘管兩部片名都嗅不出天使的氣息,片商還是自動把中文片名天使化以利觀眾去做連結)以古城雅法 (Jaffa) 為背景 。位於以色列西岸的港口雅法,於古埃及、聖經、希臘羅馬文獻中都有記載,或說建城者是諾亞之子,也有雅法一名來自風神之女的說法,又傳說由於愛說嘴的衣索比亞王后惹惱海神,公主安卓美達被鎖在雅法附近的岩石上祭海怪,幸好為希臘英雄柏修斯所救。在近世,雅法境內種族衝突不斷,猶太人逐漸移向臨近特拉耶夫 (Tel Aviv) 郊區,阿拉伯人則居於古城區,上世紀中雅法逐步併入特拉耶夫,城市全名亦更為特拉耶夫-雅法。自歷史古城至現代都會之一部分,雅法向為多種族混居之地,猶太、伊斯蘭與基督教並存,水乳交融與箭弩拔張的情形交替持續著。

《今生,緣未了》(林郁庭)

Image
《今生,緣未了》 ( Afterwards, Gilles Bourdos, 2008) 根據法國暢銷作家穆索 (Guillaume Musso) 小說《然後呢 ⋯ 》 ( Et après… ) 改編的《今生,緣未了》,由法國導演柏鐸編導,匯集了歐美資金與當紅演員,分別由得獎無數的 李屏賓 與迪普拉 (Alexandre Desplat , 《色,戒》、《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我心遺忘的節奏》電影配樂 ) 掌鏡與配樂,對於國際市場的企圖不言可喻,然而評價與票房都平平 ── 至少以對它寄望更高的發行商 Weinstein 公司來說,成績真是太平淡了。 原著被歸類為「法式療傷系小說」,談的是人面對生命不可思議的一課所得到的啟示。主角納森是紐約律師樓的大紅牌狠角色,童年為了救溺水的小女孩曾有過瀕死經驗,小女孩後來成為他心愛的妻子,卻因納森汲汲於富貴的追求以及第二個孩子的猝死,感情日生裂痕,終以離婚收場。這時一位神秘的凱醫生介入,使納森生命出現重大轉折,從討人厭的冷血律師逐步變得溫暖、富有人情味,於是他再次來到前妻面前,想讓她看見這些改變。

《人間失格》(林郁庭)

Image
《人間失格》 (The Fallen Angel, 荒川源次郎 , 2010) 適逢太宰治 (1909-1948) 百歲冥誕,日本影壇於 2009 年先後推出根據文豪原著改編的《 維榮之妻-櫻桃與蒲公英 》(根岸吉太郎, 2009) 與《人間失格》( 2010 年上映),以為致敬。 自傳色彩濃厚的 《人間失格》 為太宰氏生前最後一部作品,與沈痛刻劃戰爭虛妄與荒蕪的《斜陽》並列其巔峰之作。故事由俊秀的貴族青年大庭葉藏三封手札展開,以細膩冷凜的自述,勾勒一個敏感脆弱心靈於偽善媚俗的人世不斷地掙扎沈淪,對於渺茫幸福的微小希望一次次幻滅,耽溺酗酒、女人、殉情與自殺、毒癮,逐步走上自我毀滅。手札並附有前言後記,太宰以編者語氣描繪如何發現葉藏手札與三張照片,一字未改地發表,並針對主人公的形象與命運,作了簡短的評論。儘管這個序跋形式的框架賦予太宰適當的美學距離,去審視與自己相似的身世、近於瘋狂的痛楚,他仍然落入葉藏無法逃脫的命運。「現在的我,稱不上幸福,也算不上不幸。只是一切都將就此流逝。」手札之末這麼寫著。之前數次自殺未遂的太宰治,也在《人間 失格》問世後,與情人投水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