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1

《戲夢巴黎》始末(林郁庭)

Image
  貝托魯奇 (Bernado Bertolucci) 對巴黎似乎有著難解的情節。讓他揚名國際的《同流者》 (Il conformista, 1970) 走出義大利,流連於二戰前夕巴黎的風華,曖昧流轉的情慾與珠光鬢影,依稀映照著法西斯與死亡的陰影。再次讓他聲名大噪(與狼藉)的《巴黎最後的探戈》( Last Tango in Paris, 1972) ,把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和瑪麗亞施耐德 (Maria Schneider) 關在空無一物卻塞滿肉體交會的光熱與 孤寂絕望的巴黎公寓,讓演員與觀眾在性愛的煉獄中操演到幾至崩潰,血淋淋地指出救贖就在毀滅之中。《戲夢巴黎》( The Dreamers, 2003 ,一譯為《巴黎初體驗》 ) 再從街頭走回洋溢著古老淫佚氣息的巴黎公寓裡,三個如同羅浮宮裡希臘雕像般俊逸的少男少女,上演著神話裡永恆的亂倫青春悲喜劇。

燦爛而殘酷的《沙漠》日夜,甘美如泉的閱讀經驗(林郁庭)

Image
2008 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不怎麼「法國」的勒.克萊喬 (J.M.G. Le Clézio) ,總統薩柯奇得意地發表宣揚國威的賀詞,而擁有法國與模里西斯雙重國籍的桂冠作家,早即宣示以法語書寫的世界文學不該以法國為中心,更透露他最初用英語寫作,被出版商退稿才想著,用法語試試看吧。 勒氏出生於尼斯,系出牽繫英法血脈的布列塔尼,先祖因避法國大革命而移民模里西斯,英籍的父親則在奈及利亞行醫;勒氏於歐非兩洲成長,經歷二戰的流離與飢饉,見證了以歐陸為中心的文明創造美善與摧毀掠奪的力量,醉心於消逝的古文明與部族文化,探訪足跡遍及各大洲。他作品總有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戰爭也成為重要的再現主題,除了反映飄零的身世與家族遷徙歷史,也是對人類共同命運的反覆沈思。為他贏得法蘭西學院大獎的代表作《沙漠》( Désert, 1980) ,公認為勒氏著作分水嶺,走出了早期新小說風、探索為人之苦悶傷懷的實驗性作品,轉向抒情性更濃、於幻夢間遊走的詩性語言,帶著神秘色彩與泛神思維,歌頌地平線那一端──或如北非遊牧民族、拉美印第安人、印度洋島民──原生力更豐沛的異文化,關注弱勢族群與生態問題,對於理性文明與殖民「現代性」的反動,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