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13

《搖滾預言》(林郁庭)

Image
《搖滾預言》( Rock Prophecies,  John Chester, 2009) 當一個人著迷地以鏡頭去捕捉的對象,都成了搖滾巨星,這人必定有不凡的眼光吧。即使四十年間累積了六千個明星、樂團二十餘萬張的影像,其中不乏珍貴的獨家鏡頭,謙遜而真摯的搖滾攝影師羅伯奈特 (Robert Knight) 一直到了六十歲,當他的作品與明星一同登上舞台接受喝采,才初次體會他的攝影生涯的確有所成就。 在跟拍的「壁上蒼蠅」群中,奈特的獨特在於他並不是追星,而在追逐對於搖滾的夢想;他想交朋友,而不是交上關係來賺錢;他常在樂團走紅之前就能拍到照片,因為吸引他的是樂手的天賦和按下快門神奇的瞬間,而不是照片能賣多少錢。他的熱情與執著帶著他走近如 Jimmy Hendrix, Rolling Stones, Led Zeppelin, Guns n' Roses, ZZ Top, Santana, Jeff Beck 這般的傳奇人物,在 Stevie Ray Vaughan 因座機墜毀驟逝,奈特是拍下他最後影像的唯一攝影師,而他為了哀悼亡友,兩年之內沒有公佈這批照片,誓言不以好友之死去投機發財。

《凝視瑪莉娜》(林郁庭)

Image
《凝視瑪莉娜》( Marina Abramovi ć : The Artist is Present,  Matthew Akers & Jeff Dupre, 2012) 這部紀錄片圍繞著有「行為藝術教母」之稱的前南斯拉夫藝術家Marina Abramovi ć ,藉由透視Marina策劃2010年於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舉辦的回顧展過程,回溯Marina的情感、生命與藝術歷程,並聚焦於為MOMA打造的新作品,亦即創造了85萬人觀展紀錄的The Artist is Present(藝術家在現場):展覽期間藝術家每天自開館到關門的時間都在場,凝視著坐在她面前的參觀者,而造成美術館前大排長龍,參觀者徹夜排隊為了換取那幾分鐘寶貴的交流機會,而看著她的眼睛或是猜疑、或是真誠、或是潸然淚下、或是莞然一笑,也有人在場散播控訴她是巴比倫娼妓的傳單,表達對於藝術家慣常以裸體、自殘的方式表現,將肉體與精神逼到極限的創作形式的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