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鬱妓回憶錄》(林郁庭)
《我的鬱妓回憶錄》(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 Henning Carlsen, 2011)
1999年被診斷罹癌並接受化療以來,馬奎茲開始寫作回憶錄,3年後出版的《說書的一生》(Vivir para contarla)是規劃的三部曲第一部,以小說方式呈現的第二部《我的鬱妓回憶錄》(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 2004)巧妙地把玩自傳體裁,藉著敘事者的情史/青樓歲月的追憶,亦回顧了馬奎茲盛年作品所關注的人情世事。下一部或云已經完成,卻未見問世,從馬奎茲公開場合的發言或經紀人之語,這一刻的他還神彩奕奕地說寫作是他生命的唯一,在下一刻卻言寫作耗費太多生命,或已無法再寫。馬奎茲家族終於去年宣布,《百年孤寂》裡以無比詩意刻劃失憶的作者,正為阿茲海默症所苦。老作家與生命最初與最後的角力,似乎亦如他作品般於魔幻與寫實間廝纏不休,我們只能期待愛與回憶能再次伴他走出迷宮。
與馬奎茲同年出生的丹麥大導卡森(Henning Carlsen),於生命的歷程中,亦將邁入九十之齡,處理《鬱妓》故事裡高壽老人面對人生與回憶的題材,當是心有悽悽焉。隨同細膩流暢如意識的剪輯穿插敘事,滲入電影肌理的是幾乎帶著幾分矛盾性的北歐冷凜,饒有意趣地映照拉美的色彩情調以及西班牙語的溫度。於是故事的鋪陳相對而言內斂,如同作為配樂靈魂的蕭邦前奏曲與圓舞曲,演奏上是偏向壓抑而非情感奔放,透露出乾淨而純粹的憧憬──一方面適切地表達欲望總是於壓抑之中展現的真實,一方面亦讓人覺得隔了層紗。
暮年的馬奎茲,依舊是絕佳的說故事者,《鬱妓》乍看之下彷若要落入窠臼(老男人在處女的肉體裡得到救贖,冀望她們的青春與愛情,能幫他們抗拒面對衰老與死亡的恐懼,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卻又不乏抗拒俗套的力量。儘管故事張力落在90歲老記者與15歲少女由肉體提升至精神層面的忘年之戀,那幾乎有著但丁的琵亞翠絲(Beatrice)謬思地位的女孩,仍不過是個過程,《鬱妓》是人面對生老病死,面對與生命糾纏至死的性與愛的私密告白。少女以及所有或是溫柔或是強悍地守護老人一生的女性,在一個仍是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有血有肉地活得那麽精采,無怪這部歌頌生命的哀愁喜樂的作品,要獻予那數不清的露水姻緣(破題的「鬱妓」是複數,可見把鬱妓與為了養家而賣身的憂鬱少女做直接的連結,是過於簡單的想像),獻予自童稚邁入衰亡的每一個欲念轉折,亦是獻給所有為生命所淫之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