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8

《生活掃描》節目回顧21-26

Image
受邀在漢聲電台名主持人梅少文的節目《 生活 掃描 》中分享所見所聞所思的一葉一宇宙, 已播出節目可至漢聲「經典回放」收聽: http://www.voh.com.tw/cla_rep_detail.php?category=program&name=生活掃描 【9/18節目介紹】 因為小說《離魂香》的關係,我開始接觸調香,稍縱即逝的香息總是從感官表層滲入想像與記憶裡,它不僅珍貴而且昂貴--往往幾噸的瓣蕊才能煉出一點點精油,那是無數飛花凋零後凝聚的花魂。當我取出一件件原物料準備調香,想到這黯然銷魂的瓶瓶罐罐中都有等待復甦的生命,總是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氣息與情感一般不可捉摸而能比擬,調香師的調色盤有如鍵盤,依分子大小而有高低音之分,從鼻尖進入大腦感知的時間有所差別,每一種原料就像一個音符,一組音可成和弦,到香水的完成,就是一首交響詩了--它是協調優美、具衝突性而自有魅力,還是失敗的作品,端看調香師的功力與運氣。 融合調香與文化批評的角度寫就的影評《香水》: http://sisbabylon.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8735.html 《離魂香》節錄: http://sisbabylon.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6305.html 【9/25節目介紹】 本次邀請到香港尺八音樂家黃鈺書(竹風鈺書)為大家介紹神秘的東方樂器尺八,音樂何以是為修煉、一音成佛的境界,以及我們一路走來、結合東西樂器豎琴、鋼琴與尺八的音樂文化之旅。本次錄音皆在漢聲電台大錄音室的Kawai鋼琴畔現場錄製,特別感謝工作人員的協助與辛勞。 相關閱讀:鈺書的文章「在樂音與氣息之間」: http://erebushuang.blogspot.com/…/hybridization-john-neptun… 【10/2節目介紹】 為了籌備11月中的音樂會,YUs(林YU庭&黃YU書)閉關修煉,沒有煉出仙丹,倒是有幾個土法煉鋼的錄音暫先與各位分享。 尺八如何能演繹探戈、拉赫曼尼諾夫,又不失本身樂器特色?互不相識的無名尺八本曲作者和蕭邦,如何透過特別的機緣而能交流對話?這本來就是從事文化研究的我們,望著奔騰不息的文化長河想做的事--搭起一座座橋。 *本次錄音於貝森朵夫李斯特200紀念琴上錄製 【1

《生活掃描》節目回顧11-20

Image
受邀在漢聲電台名主持人梅少文的節目《 生活 掃描 》中分享所見所聞所思的一葉一宇宙,每週二上午9-10點播出,歡迎收聽:FM106.5(北), 104.5(中),101.3(嘉南),107.3(高屏) 線上收聽頻道: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16 已播出節目可至漢聲「經典回放」收聽: http://www.voh.com.tw/cla_rep_detail.php?category=program&name=生活掃描 【7/10節目介紹】 「八點半,雨勢一點也沒有減弱的意思。疾行的車在中山東一路來回穿梭,濺起漫天高的水霧,籠住外灘數百年如一日資本主義的銅牆鐵壁。通明的燈火黯了下去,瞬時柔和幾分,又亮了起來,煙霧裡閃閃爍爍地掙扎。 和平飯店的塔尖在雨中淒迷著,幽靈般瑩著綠光。面對中山路那扇門半隱在時代的石階下,鐵鍊深鎖。南京路入口夾在衣香鬢影的精品店之間,右邊櫥窗一席灰紫色的毛皮,扣住一只鬱鬱的金綠甲蟲;左側有隻豔紅蝴蝶貼著漆黑的絲緞飛,試穿新旗袍的女客身影,鎖進一大面更衣鏡,也隱約掩映上窗玻璃,鬼影一般。」 2004年我因論文研究初次來到上海,到當時的和平飯店老爵士吧的一次經驗,醞釀出小說《上海烈男傳》的開頭。之後我有機會多次進出上海,記述這個城市在迎接世博之前熊吞大量人力與資金的豪情,書中人物隨著浪頭浮沉的命運。十年磨一書,本集將分享與上海的因緣、本書創作心路歷程,以及葉麗儀70歲仍中氣十足的「上海灘」,李香蘭中日交纏的「夜來香」,Coco Zhao的新上海爵士。 【7/17節目介紹】 What is a youth? Impetuous fire What is a maid, ice and desire The world wags on A rose will bloom, it then will fade So does a youth, so does the fairest maid. --William Shakespeare, Rome and Juliet 莎翁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中藉著吟遊詩人之口,感嘆青春躁動而稍縱即逝,慾望與寒冰造就的最美的少女,如同青春與玫瑰一般,綻放之後也會凋零。 但是文學的永恆為已經是

《生活掃描》節目回顧1-10

Image
受邀在漢聲電台名主持人梅少文的節目《 生活 掃描 》中分享所見所聞所思的一葉一宇宙,每週二上午9-10點播出,歡迎收聽: FM106.5(北), 104.5(中),101.3(嘉南),107.3(高屏) 線上收聽頻道: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16 已播出節目可至漢聲「經典回顧」收聽: http://www.voh.com.tw/cla_rep_detail.php?category=program&name=生活掃描 【5/1 節目介紹】本 集講西西里環島,談西西里黑幫與巴勒摩歌劇院、西西里的巴洛克之路(Catania & Ragusa)以及希臘時期(Agrigento, Siracusa, Taormina),音樂自然少不了《教父》的經典配樂、巴洛克巨匠韓德爾的歌劇詠嘆調、希臘女詩人莎芙作品吟唱,以及聽了就很想去旅行的法國香頌,「我真想去Siracusa...」 【5/7 節目介紹】 [P]as un seul jour je n'ai désespéré de Carthage! Quand même j'aurais vu contre elle toutes les armées de la terre, et les flammes du siège dépasser la hauteur des temples, j'aurais cru encore à son éternité! --Gustave Flaubert, Salammbô 未曾有一刻,使我對迦太基絕望。即使瞧見她抵拒世上所有軍隊,即使圍城的烈焰高過雄踞城巔的諸神廟宇,我仍會相信她的永恆。 --福羅拜,《沙蘭波》 北非小國 突尼西亞 ,在上古時代是聲名赫赫的迦太基,近年由於茉莉花革命掀起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南部半沙漠地帶更因多部《星際大戰》取景拍攝而聞名。 明日於漢聲電台梅少文主持的《 生活 掃描 》將於空中分享2014年走訪 突尼西亞 從北部茉莉花之鄉到南部的革命發源地,在遺址上遙想迦太基,於洞穴屋想著《星戰》那不可思議的外星景觀。 【5/15節目介紹】 「自由遼闊如無盡綿延的大地,燦爛且殘酷得一如烈日,甘美得一如泉眼。」--勒克萊喬,

《我的蛋糕師情人》

Image
出身以色列而現居柏林的導演Ofrir Raul Grazier,身懷絕佳廚藝與電影夢,將多年奔波於廚藝教室與電影學院、遊走猶太與日耳曼文化之際的體驗,投入他首部劇情長片《我的蛋糕師情人》( The Cakemaker,  2017),成果斐然:廚房裡的男主角像是帶著靈光照亮周遭的黯淡清冷,糕餅師擅長的揉麵動作,在鏡頭下如此性感(完全不輸《第六感生死戀》( Ghost, Jerry Zucker, 1990)裡的捏陶場景),作為道具的黑森林蛋糕、肉桂捲拍得讓人萬分垂涎(千萬不要空腹去看這部片),雖說食色性也,大約只有廚師的運鏡方能到此境界吧。 電影開場,在德國與以色列合資企業工作的歐倫,在咖啡廳與 年輕糕餅師湯瑪斯 因甜點結緣,自此在耶路撒冷尚有妻小的歐倫,每個月到柏林出差都有情人和肉桂餅乾相伴的甜蜜假期。然而好景不常,歐倫某次離開柏林就音訊杳然,湯瑪斯好不容易打聽到歐倫竟車禍身亡後,毅然離開安穩的工作與(鏡頭下)恬靜優美的柏林,前往耶路撒冷,他找到已故情人的寡婦安娜,並得到在她經營的咖啡館裡打工的機會。

羊之木

Image
於偏鄉公所任職的小公務員月末,由於負責接送移居該市的六名新住民,協助其順利融入社區並習慣幫他們安排的看護、清潔、理髮、送貨等工作,而忙碌異常;在照料六人的過程中,月末發現他們都是曾犯下殺人罪行、服過刑期而從牢中釋出的假釋犯,上司刻意隱瞞的好意,是希望市民能毫無偏見地接納,使得更生人更無障礙開始新的生活。 根據得獎漫畫改編的《羊之木》(吉田大八導演),透過介入假釋犯生活日深的月末及他們的雇主、同事,去刻畫人性幽微,為善為惡之必要與或然,小城人情之冷暖。純樸小鎮對照隱藏殺機的張力,公所員工刻意安排六個人不識彼此背景,適切營造出懸疑的氣氛。無可厚非要吊吊觀眾胃口,玩弄某些刻板印象與期待:僅管讓六人分開各自過著平靜的生活,在舉行傳統祭典之時他們卻無可避免地聚集一處、鬥毆鬧事,眼看要出事又平安度過;長得最「凶惡」或吊兒郎當的「壞胚子」,看來極有動機犯案,因而準不是背後真兇。帶著孩童般純真坦率,最終露出內心兇殘的六人其一,從推理懸疑類型片的標準來看並不意外,然而推理探案並非本片重點。費心琢磨的細節,是要呈現人心轉折,在最後關口當事人是極惡或出於無奈,亦在不言中,留下一絲悲憫。就像劇中極其詭譎的 「諾羅羅」神祭典儀式,正邪難分,既切合題旨又充滿民俗趣味。 本片生自虛構情節與人性真實的交纏網絡中,雖然六個假釋犯全都發配到同一個海邊小鎮的設計,可能性微乎其微,引發的戲劇性糾葛卻合情合理。片中「魚好吃、人也好」的魚深市,是在富山縣魚津市取景,面對豐饒日本海的富山確實魚鮮味美,務漁為主的村裡會發展出如 「諾羅羅」這般古老而生猛的邪神信仰,似也不無可能--劇組打造的那尊半人半魚「諾羅羅」神像或還留在面海懸崖上, 日後是否可能成為電影觀光所造的神祇呢? 與「諾羅羅」同樣引人入勝者,還有六人之一無意尋獲、繪有樹上生出綿羊的彩盤,「羊之木」片名源於此,但寓意為何?羊之木的典故出在中世紀貿易,當時歐洲人不識棉花,聽任商賈渲染在東方有能長出綿羊的大樹可收割羊毛,藉以哄抬價格。這個歐洲人所想像掛滿羊的不可思議神木,是在諷刺一個不現實、過於理想化的實驗,還是真的期望受刑人在異地重生,以羔羊的姿態重返人間?怎麼去詮釋,該是端看觀眾對於人性有多少信心吧。

記豎琴名家Xavier de Maistre訪台兼談清酒

Image
從CD封面可見歲月痕跡 豎琴彈一彈突然想到清酒--這是說初學的人總為那柔美亮麗的音色所著迷,要彈得好聽似乎不難(不像有些管樂器半天吹不出聲音,或某些弦樂要一段時間才能突破「殺雞」般整死旁人的階段),就像不怎麼名貴的濁酒,雖然雜質很多,但米香迷人,充滿新一季收穫的喜悅。到了中級階段,很多技巧性的東西進來了,因為切入角度不好而指甲觸弦發出的雜音,愈來愈讓人困擾,曲子也不是彈得出來就好,遂發現這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樂器, 於是琢磨著,磨掉了外面的雜質,成就「吟釀」等級。大吟釀的境界,就是磨到幾近米心,幾近偏執的純粹之味,對演奏者而言,完美再怎麼樣都不算苛求,琢磨到技藝的核心,如履薄冰,就等著釀造過程如何造化極品。 第一次聽到 Xavier de Maistre的琴聲,是他贏得美國豎琴大賽金獎次年出的CD,向豎琴界以外罕為人知的偉大豎琴家、教育者和作曲家Heriette Renié(1875-1956)致敬,魔幻森林裡的精靈舞步,纖細優雅而晶瑩剔透,在薄暮中時而朦朧時而清晰的輪廓,像是璀璨的朝陽一現,這個幻境便消失無形。我豎起了耳朵傾聽這音質極佳的錄音,連輕微的呼吸和踩踏板聲皆可聞,卻聽不到任何雜音--這表示他的切入點無懈可擊,當時的我對這才24歲卻技巧高超、已達「大吟釀」境地的美少年,佩服得五體投地。那時我在異地攻讀研究所,小時候學的豎琴拋開了,聽著仙樂飄飄,陶醉之餘,不由得些許悵惘。 台北演出所使用的Lyon Healy Style 23 金琴 回國之後竟有特殊機緣,無比艱苦地把荒廢十年的琴藝重新拾起,還期望著要突破當年無法超越的瓶頸(繼續磨米中...)。後來知道Xavier在那片CD之後,去了維也納愛樂擔任豎琴首席,幾年後離開樂團,以獨奏家之姿活躍於世,並誓言要好好整理為人知與不為人知的豎琴曲目,灌了好幾張風格各異的唱片,我也收藏不少,當然最珍貴的還是早年那張,外面已經找不到了。聽到本人現場演奏,則遲到去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豎琴大會,以及他四月中來台和NSO(國家交響樂團)合奏西班牙吉他代表作的Aranjuez協奏曲豎琴版。比起當年讓我著迷的「不染人間煙塵」的精靈腳步,今日的Xavier所演繹的Aranjuez奔放的熱情、生命之哀愁、歡快雀躍,更讓人心醉;對照剛出道的孤高美少年之姿,20年後的帥大叔仍舊是天之驕子,精研的技藝核心經過歲月的發酵,

《鎌倉物語》

Image
出自《幸福三丁目》原著漫畫家西岸良平和電影版導演山崎貴團隊的《鎌倉物語》,同樣帶著《三丁目》中我們熟悉的溫暖懷舊色調--而這個懷舊回諸更古老的傳統,結合古都鎌倉取之不盡的妖怪族譜與氛圍,與希臘神話奧菲斯入地獄尋愛妻的傳說—以及《三丁目》系列如出一徹的濃厚人情味,不但《三丁目》演員群開了個豪華歡樂的同學會,一般負面形象的死神、窮神(饒有興味的是華人文化中只有「窮鬼」,不會帶著嫌惡卻敬之為神),也有趣味而溫情的刻畫。     說《鎌倉物語》是擅長fusion的日人端出的和洋宴席料理並不為過,故事線除了和洋傳說的交雜,視覺上更是繽紛絢爛的異文化大熔爐:多彩熱絡的妖魔夜市帶著台灣和韓國夜市的沸騰,由「現世」開往「黃泉」的列車喚起銀河鐵道和《神隱少女》那不可思議的幽冥魔境,進入黃泉的仙山與懸吊古城景緻亦打破一般對於孤寂冷凜冥界的印象,儼然是中國山水裡孤高卻更加親切的存在(靈感來自鳳凰古城和張家界),而終極與魔神的對決,更是如好萊塢Hulk式魔物與中國、蒙古妖物的混種。     努力不懈的小作家角色似乎為原作者西岸所鍾愛,他們在《三丁目》、《鎌倉》等片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鎌倉》的黃泉救妻場景中,「想像力」更是發揮了絕大作用,讓手無寸鐵的作家帶著愛妻殺出重圍;然而情節的發展,還是點出想像畢竟有其極限,要從黃泉全身而退,需要一點神蹟和好運氣。全片充斥如是般溫柔地戳弄現實的慧思遐想,以商業片來說相當成功,卡司與製作都夠堅強,縱然如片中的妖魔般帶著孩子氣,又何妨呢?

《變身冤家》、《當愛不見了》短評

Image
這兩部片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看來並不出奇甚或太尋常的故事,卻都處理不俗。 說尋常的故事線--原本相愛的二人反目成仇在離婚邊緣--大約是這樣的悲歡離合,於人世反反覆覆地循環,也因之是永恆的主題。 看似好萊塢脫線喜劇的《變身冤家》,是義大利新銳導演Simone Godano首部作品,敘述電視主播的妻子和腦科醫師的丈夫,由於丈夫一項醫學實驗失誤,導致兩人身心交換,等於是給彼此親身體驗各自人生的機會,也明白了彼此專業與性別的甘苦,多了體諒,婚姻便有了重生的契機。以好萊塢的標準手法,這樣的故事線喜感必然源源不窮,娛樂性十足。但這畢竟還是歐片,喜劇片能期待該有的都有,對於性別角色戲謔而不落窠臼的反諷,日常細節的講究與最終回歸記憶與情感,而不是看似浮誇酷炫的「換腦」新科技,加之兩位主角雌雄顛倒的演出精彩,還是頗令人愉悅的一部片。 一樣講離婚,獲得本屆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當愛不見了》,要沈重許多,畢竟這部片無意著墨溫情,而是赤裸裸直視人性的陰暗與人情薄涼。本片出於曾以《歸鄉》奪得威尼斯金獅獎的俄羅斯導演 Andrey Zvyagintsev之手,片中因為離婚而處置共同財產的二人,一邊賣房一邊繼續吵得不可開交,渾然不覺幼子Alexey在火爆場面夾縫間暗自垂淚。這早熟的孩子似乎比雙親更敏感意識到自己處境的尷尬:尚未分離,兩人早已各結新歡,對於離婚後誰將扶養Alexey更沒有定論;當初愛的結晶如今成了「無愛」(英文片名Loveless)的象徵,Alexey的失蹤似乎讓大家既不便又方便(不便 承認他不在也好,但確實即將離異的二人更加方便,問題就這麼解決了),畢竟愛都不見了,還談得上「愛子」嗎? Alexey於片中宛如精靈般的存在,戲份不多卻是全片靈魂,充滿豐富的象徵意涵,因而對於他為何失蹤也沒有解釋--究竟他是心碎出走,還是體貼地不要成為父母各自再婚的拖油瓶?他是意外凍死在荒野中,找到新的照顧者,還是抱著自絕之心出走?這些都不重要了。愛消失了,該去找回來嗎?找還是不找,都是不堪,那不知在何處如幽靈般觀照的愛,照見人心的晦暗,冷眼看著人若無其事地自我開脫、遺忘、生活下去。 《當愛不見了》以懸疑劇的氣氛鋪陳,儘管探案的情節還是有的,但不真的是在找失蹤兒童,而是在探人心。全片如莫斯科之冬冷凜讓人顫慄,又暢快如一口而下的伏特加,冰透之後,自有一股熱氣,從心口慢慢燒

《幸福路上》的溫吞世代,如此走過40年(林郁庭)

Image
在台灣看電影,正式開演前除了即將上映電影的預告、各影城提醒關閉手機或禁聲、勿攜鹹酥雞臭豆腐等濃烈食品影響鄰座的觀影禮儀之外,通常有教育宣導片 — 這類短片雖不若威權時代電影開始前必唱國歌的肅穆,一般都乏味得緊。但最近兩年的電影分級宣導短片,卻讓人印象深刻:該片以流暢動畫呈現在幸福大戲院觀賞《大白鯊》的小女孩,發現母親瞬間化為猙獰的鯊魚,而自己夾在爭相逃命的小魚間不知所措,惡夢醒來床單已尿溼。父親一邊責備母親不該擅帶幼女觀賞過於血腥暴力的電影,一邊宣導不同觀眾可依照不同電影分級,選擇合適的影片。 若是關注宋欣穎導演曾於 2013 年台北和高雄電影節分獲最佳動畫獎和觀眾票選獎以及金馬創投首獎的短片 < 幸福路上 > ,必然認得這部宣導短片裡的人物便是 < 幸福路上 > 小琪一家,或也期待著籌募拍攝為長片的《幸福路上》早日推出。不熟悉 < 幸福路上 > 的觀眾,仍能欣賞這宣導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去包裝容易流於刻板化、毫不吸引人的議題,日後再有機會觀賞《幸福路上》,其中人物已然不陌生(甚至尿溼和惡夢的主題在《幸福》片中仍有延續)。無論如何,這部動畫宣導都為年初上映的《幸福路上》做了極佳的鋪路前導。 為迪士尼 /Pixar 的主流好萊塢動畫、以及大師輩出的日本卡漫 anime 分割之後的動畫市場,沒有給獨立製作留下多少空間,在觀眾已經習慣 3D 電腦繪圖栩栩如生的精巧動作和細節,或諸如宮崎駿、押井守、新海誠各有所擅的動畫風格,宋欣穎要打造具本土特色而能引起共鳴的原創作品並非易事。伊朗裔導演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 自傳體漫畫改編的《茉莉人生》 ( Persepolis, 2007) 中 2D 手繪動畫模式,更接近宋導的想像 — 不那麼科技、較溫暖的手繪質感,同樣是從小女孩的成長去看歷史變遷,而在社會轉型過程那無可避免的魔幻感,以不可思議的夢境手法去表現。《茉莉人生》的家族史可溯及王室血緣和高知識份子的背景,繪製亦高度風格化,充滿藝術氣息,出身藍領家庭的宋欣穎,則捨去這樣的藝術風格,以更貼近草根庶民的視角,帶著鄉土味的平凡人物去講故事。 小琪的故事從她 1975 年出生於幸福路說起,直到與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擦身而過為止,經歷戒嚴後期、經濟起飛、民主化運動與解嚴、陳水扁的崛起與落馬、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