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淘碟記(林郁庭)

淮海中路上曾有個襄陽市場,與鄰近各精品百貨分庭抗禮,毫不客氣地分沾法國梧桐的餘蔭。沿路盡是銷金窟,這裡匯集四面八方名品,可能比對街款式更新更齊全,被仿冒的品牌自己貨還沒鋪好,市場裡已看得到山寨版。 襄陽市場最火紅的時代,聚集近千家禮品、服飾、仿冒精品的攤子,烈日當空,攤商與客人揮汗如雨討價還價的畫面,是慣見的風景,也造就了高達上億人民幣的年營業額。各國媒體競相報導,儼然同外灘、城隍廟、新天地等名勝平起平坐,不逛襄陽市場,等於沒來上海,巴望著你淘到寶凱旋歸來的親朋好友們,可要大大失望了。 儘管歐美諸國對中國仿冒侵權的能力大為不滿,逛市場買假精品的老外顯然不以為意,挑貨與殺價照樣精狠,連愛用真名牌的日本人也樂此不疲,各色人種雲集的襄陽市場,儼然為上海極國際化的一角。若相信店家說的水貨真是私帶闖關的真品,也未免菜鳥過了頭 ── 即使仿冒品也貨分三等,精挑細選,能以最少價錢削到 A 級的水貨,不管自用餽贈皆宜,收到禮物的親友都說你會買;送人還買到 C 級品,若還是買貴(不消說,殺價不論砍多砍少,店家最後都會作出忍痛割愛的表情,增加買客的成就感),就真是虧了。說來,在襄陽市場血拼的樂趣,與其說是買假貨充真品來滿足虛榮心,不若是在滿坑滿谷的各式貨色中挑到上等仿品,以你自認划算的價錢成交的快感。市場賣商品,更多賣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