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紅的夏日》(林郁庭)


臉紅的夏日(The Last Summer of the Boyita, Julia Solomonoff, 2009)

邁入青春期,好奇孜孜地看著圖解男女生理構造的馬利歐與喬吉麗娜,在農莊渡過悶熱漫長的仲夏,似乎註定要有什麼臉紅心跳的事情發生。曾擔任《摩
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Walter Salles, 2004)副導的索羅門諾芙,所執導的處女作《臉紅的夏日》,巧妙玩弄了觀眾對於主角們兩小無猜、初試雲雨情的期待,在顛覆我們「思有邪」的殷殷期盼之餘,也質疑了阿根廷父權社會與「陽剛」的農牧場域對於性別角色的規範。
故事於身體與初潮的話題開展:月經、泳衣下平板或微微起伏的胸腺、跨越階級性別的情誼,穿插於農場每日工作生息、馬利歐的馬術訓練之中,一方面暗示著青春期身體的奇妙變化確實同自然其他生命的週期般平常,一方面對比於男女分工固定而封閉的農場經濟體系,顯示落於常軌之外的事件,總帶來不安甚或激烈的回應。

預備以賽馬優勝證明自己「男子氣概」的馬利歐,發現儘管生命給了他亦男亦女(疑男疑女/宜男宜女)的性徵,為他準備的成年禮卻是每月的落紅,無法順利成長為從小被期待的「男子漢」,且不論自己的焦慮與混亂,父親的憤怒與母親的哀傷在他身上劃下更沈重的傷痕。失去愛馬與比賽權,他仍執意地加入競賽並獲勝,衝出比賽的圈道:在廣闊的原野之中,他終於找到自己,也證明了無法被二元分法規範的獨特個體,並不是失敗、讓人失望的存在。
喬吉麗娜的支持體諒,是幫助馬利歐走出束縛框架的一大力量。對於原先憧憬的「夏日初戀」昇華為超越尋常男女、女女的另類親密關係,她的坦然接受也表現出超乎年齡的成熟──走過那個夏日的她,比輕浮地談著男孩們的姊姊,差距可謂千里。片尾帶著馬利歐手刻馬頭木雕的喬吉麗娜,籠罩於淡淡的愁緒之中,頗耐人尋味:到底讓她憂鬱的,是這充滿陽具意象的紀念(定情物?)暗示的未完成勃起,是馬利歐要跟她共同面對的成為女人的喜悅與艱辛,還是成長這件事本身?鏡頭裡流動的鄉間景致,或是蟲蛇出沒的水濱與充滿誘惑的暗示性,或是悲憫而詩意的大塊風景,諭示著人世的紛紛擾擾,終將歸於平靜 。


<電影欣賞.2010.10~12>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談《色∣戒》(林郁庭)

葡萄熟成之季談《美好的一年》(林郁庭)

雙飛人藥水(林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