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阿雅米》(林郁庭)

《遠離阿雅米》(Ajami, Scandar Copti & Yaron Shani, 2009)

以系統知識論的角度探討《東方主義》而聞名於世的巴勒斯坦裔學者薩伊德(
Edward Said,他不只是傑出的學者、令人敬仰的和平運動者,更是精通音律的鋼琴家),於1999年與猶太裔鋼琴家指揮大師巴倫波(Daniel Barenboim),共同召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年輕音樂家組織「東西會議廳管絃樂團」(East-West Divan Orchestra),透過音樂增進彼此了解,合作創造天籟之音。薩伊德於2003年辭世之後,巴倫波繼續為樂團與以巴和平奔走,終於在2005年把樂團帶到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演出。這或許只是消弭以巴衝突的一小步,卻彌足珍貴。
來自特拉耶夫兩位猶太與巴勒斯坦青年導演,則合作運用電影的媒介探索族群共處之道。《遠離阿雅米》背景設在雅法-特拉耶夫的阿雅米,這個宗教種族關係複雜,龍蛇雜處、治安混亂的貧民區,確實充滿火藥庫的氣氛。本片啓用300當地非職業演員,拍攝過程時而箭靶弩張,迫近日常生活的衝突常讓演員分不清現實與虛構,拍片現場因而出動國家警力協助,場面過激必須停止拍攝,確保沒有人員受傷。耐人尋味的問題,是在真實與虛構間鋌而走險、反覆演練的過程,是否能讓同為阿雅米居民的演員們在投入與淡出之中,親身體驗到暴力和仇恨的荒謬?或者影片需求的戲劇化處理反倒更挑起彼此的敵意?



本片節奏大異於許多聚焦以巴問題電影,那承載著無比歷史重擔、 慣常沈緩哀傷的步調套一句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在《特勤沙龍》[You Don’t Mess with the Zohan, Dennis Dugan, 2008]裡的俏皮話:猶太人跟阿拉伯人已經打了兩千年,不會那麽快結束,急什麼呢?)。一開場就是幫派械鬥尋仇,動作火爆、極富戲劇張力,鏡頭銜接緊湊、魄力十足,配上環環相扣的情節因果,營造出極佳的震撼效果。片分五段,都是阿雅米小市民──惹上角頭而大禍臨頭的青年、打黑工賺母親醫藥費的巴勒斯坦少年、尋覓失蹤弟弟的猶太警察、愛上猶太女孩的阿拉伯男子──的愛恨悲喜,以俐落明快手法去敘述的激烈而真實的衝突,到了後幾段卻多少讓人疲乏了。本片對於細節的重視與描繪,是一大優點,然而多線敘事去刻劃同一事件,仍鉅細靡遺地重複同樣的細節,以致觀眾要耐心看完不同人物觀點所敘述的已經上演過情節(好幾次),才能發現若干新線索,未免累人。
在諸多黑幕籠罩中,那個把對未來寄望化為動人插畫的純真男孩,是本片一股清新的隱流。但是他捲入衝突無辜送命,即使不能代表和解希望之死,也是一大打擊。對於現況無法天真,確是不爭的事實;從音樂電影這樣愛與文化的平台不斷嘗試,總是好的開始。
<電影欣賞.2010.10~12>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談《色∣戒》(林郁庭)

葡萄熟成之季談《美好的一年》(林郁庭)

雙飛人藥水(林郁庭)